《质数的孤独》
by 鸢北
《质数的孤独》的作者是粒子物理学博士生保罗·乔尔达诺,小说讲述了两个各自有着痛苦的童年创伤的孤独的年轻人马蒂亚和爱丽丝在彼此的生命中试图靠近却又不断远离的故事。这本书并非什么名著,首次与它相遇,是在浦东长泰广场的“言又几”书屋,代表数学的“质数”和代表人的一种状态的“孤独”组成的标题在无数书丛中第一个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在书屋看完了它,当我的目光从书中抬起,窗外已经漆黑,淅淅沥沥的雨打在冰凉的落地窗上。这是自小学毕业后第一次沉迷一本书中如此专注。
这本书将女主爱丽丝和男主马蒂亚比喻成两个质数。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数的无穷序列中,他们处于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数字一样,被前后两个数字挤着,但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却比其他数字更远一步。它们是多疑而又孤独的数字,正是由于这一点,马蒂亚觉得它们非常奇妙。在大学一年级的一门课上,马蒂亚知道,在质数当中还有一些更加特别的成员,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它们是离的很近的一对质数,几乎是彼此相邻。
看了看豆瓣上的书评,几乎所有都在感叹质数的悲哀,它们如此孤独地在数列中站立,即使孪生质数,中间也有着一个偶数的间隔,它们永远无法触及对方。但我确认为质数虽然孤独却并不悲伤。
由于马蒂亚出国学习,爱丽丝和马蒂亚的生命轨迹终还是分离。在保罗·乔尔达诺来中国的见面会上,有人提问:“你觉得爱丽丝和马蒂亚可以在一起吗?”他回答:“那要重新再写一遍小说。”是的,作为一对质数,书的标题就已经揭露了“孤独”的结果。但在分别后的孤独中,两人无数次因各种原因回忆起彼此之间的时光,心里都是满满的美好,若是两人一直待在一起,真的会有这么美好吗?我认为一件事情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在回忆它的时候。爱丽丝寄去一张她和马蒂亚曾经的照片,反面写着“你得来一趟”,马蒂亚像一个等待已久的弹簧,对他的最后一丝阻隔消失,在第一时间赶回来,相处的时光他们都找到了过去的美好,但不到一天马蒂亚又离开了,这对孪生质数的生命就是如此不可分离却又无法触及,这是不幸的,但这也正是最美好的——距离。
每个人都如同一只刺猬,有着锋芒,却渴望温暖。于是我们彼此靠近,但若靠的太近,却会被对方的尖刺刺伤。许多朋友都跟我提到过他们交友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感觉彼此很合得来于是进一步相处,但当真的交友甚深的时候,却开始不断显现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坏脾气、任性、冲动,接着这份曾经最真挚最深刻的友谊就这么瓦解。一开始我认为这还是他们内心深处不合的体现,但后来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点,怎么可能有完美的与自己相合的人呢?就算有,相遇相识的几率又是多么微乎其微。所以其问题根本其实就出在“距离”上。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因过分熟悉而变得丑陋无比,所以没必要一定切实地了解一个人。
谈完了质数间的距离,再来谈谈质数的孤独。
其实“孤独”这一属性并非“质数”所独有。这本书构造的虚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父母在意大利传统家庭教育影响下的虚荣、冷漠使得整个家庭“冷冰冰;丹尼斯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与孤寂,保姆索莱达用丈夫死于工伤事故的假象自我欺骗,不接受丈夫不辞而别的事实,直到自己也渐渐遗忘了事实;奥维拉的虚荣多疑导致她没有任何真诚交心的朋友……这其中就可以看出,其实每个人都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我们自己的路永远只能自己走,可能我们的路会和别人的有所交集,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过客罢了。
白天,明晃晃的太阳下,我接触着各式各样的人,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忙碌、客套,都使我无法静下心思考自己的事情。但当夜晚降临,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漆黑的天花板,窗外偶尔传来汽车的笛声和共享单车解锁的声音,我才能真正进入自己的世界。我虽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耍,但每隔一阵子更希望自己一个人好好与自己的影子独处一会儿。孤独是一种无法取代的美,它与空虚不同,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
想起另外一个动画<玛丽与马克思>
孤独可以让我思考 发呆 放松
看到楼主发的这个吓我一跳,楼主有没有结局早在开篇就已经注定了的感觉?
读完这本书也没有找到答案。我记得当时是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插着读,两本书都似懂非懂,两本书都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