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从进化开始,时间基本只用来满足你的感官需求,食和性,进而达到生存和繁衍的目标,根本不用在乎经济,粽教,文化的问题。
隐藏内容需要登录才可以看见
这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要说的,也是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抛出的母题,有关人类体验意义之虚无。不过楼主的两个问题(标题,以及正文的最后一句)则不是太难解。先说标题,我的观点比较直接,无意冒犯。
科技进步既没有增强,也没有减弱人类体验。严格来说,科技只是在个体上,通过神经科学手段放大或缩小人类体验。而楼主之所想表达,是科技进步使人暴露在各类生存繁衍的刺激下,这点对人类体验的影响。我的观点是,个人的感官体验,本质上由个人影响,科技只作为客体存在。这里科技造成物质丰裕,而把科技这个外皮拿去,这个问题只是在谈,「刺激频率本身对个人体验的影响」。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思辨。
首先确定一点,人的底层设置,即对生存繁衍相关的偏好,绝不会因科技改变。至少对我们这几代人是如此。演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喉舌器官演化配合FOXP2基因给了人类言语的能力,其过程从南方古猿到海德堡人,经历370万年;直立行走、火和工具的使用,从匠人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经历180万年。再看工业革命到今天,不过三百年,其间变化影响不到底层对食与性的动机。
另一方面的推论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观点。人类是基因的载体,人类是基因的机器人。基因要延续,只需要你1.活下来,即生存;2.有后代,即繁衍。这两点是基因存在的根本,理论上是不会变化的。然人类和基因的利益是重合的,至少在生存上。假若说,科技发展解决一切生存问题,没有人会想活下去而没有能力活下去,那么,这个底层逻辑还的确可以被改变,科技确实改变了人类的感官体验。
以上是演化的观点,然这个问题更应该用行为主义来解。生存繁衍的偏好,对人类是一种经典条件作用,可以类比斯金纳的鸽子。不确定的奖励让人上瘾,不确定的惩罚让人恐惧,利于生存繁衍的事件对人类是奖励,然若奖励持续存在,它就是确定性的奖励,效果呈边际效益递减。当这种效益递减放在与生存繁衍相关的事物上,行为主义就把这个过程称作消退。朴素的说,可以用阈值理解这点。而从这个角度看,科技确实减弱了人类的感官体验。但这种改变是可逆的。
一个饱食的人自然失了进食的动机,然这不代表在他饿了以后,也不会有进食的动机。
Lz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脑科学和类脑智能可是公认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首先KB、SP过程中人脑的哪个功能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还没有人研究过,研究手段也很简单,把一个KB好的人送去做个核磁共振;其次机器森(弭)的开发也是有可能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这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要说的,也是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抛出的母题,有关人类体验意义之虚无。不过楼主的两个问题(标题,以及正文的最后一句)则不是太难解。先说标题,我的观点比较直接,无意冒犯。
科技进步既没有增强,也没有减弱人类体验。严格来说,科技只是在个体上,通过神经科学手段放大或缩小人类体验。而楼主之所想表达,是科技进步使人暴露在各类生存繁衍的刺激下,这点对人类体验的影响。我的观点是,个人的感官体验,本质上由个人影响,科技只作为客体存在。这里科技造成物质丰裕,而把科技这个外皮拿去,这个问题只是在谈,「刺激频率本身对个人体验的影响」。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思辨。
首先确定一点,人的底层设置,即对生存繁衍相关的偏好,绝不会因科技改变。至少对我们这几代人是如此。演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喉舌器官演化配合FOXP2基因给了人类言语的能力,其过程从南方古猿到海德堡人,经历370万年;直立行走、火和工具的使用,从匠人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经历180万年。再看工业革命到今天,不过三百年,其间变化影响不到底层对食与性的动机。
另一方面的推论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观点。人类是基因的载体,人类是基因的机器人。基因要延续,只需要你1.活下来,即生存;2.有后代,即繁衍。这两点是基因存在的根本,理论上是不会变化的。然人类和基因的利益是重合的,至少在生存上。假若说,科技发展解决一切生存问题,没有人会想活下去而没有能力活下去,那么,这个底层逻辑还的确可以被改变,科技确实改变了人类的感官体验。
以上是演化的观点,然这个问题更应该用行为主义来解。生存繁衍的偏好,对人类是一种经典条件作用,可以类比斯金纳的鸽子。不确定的奖励让人上瘾,不确定的惩罚让人恐惧,利于生存繁衍的事件对人类是奖励,然若奖励持续存在,它就是确定性的奖励,效果呈边际效益递减。当这种效益递减放在与生存繁衍相关的事物上,行为主义就把这个过程称作消退。朴素的说,可以用阈值理解这点。而从这个角度看,科技确实减弱了人类的感官体验。但这种改变是可逆的。
一个饱食的人自然失了进食的动机,然这不代表在他饿了以后,也不会有进食的动机。
我也赞同,科技只是在个体上,通过神经科学手段放大或缩小人类体验。只是我所认为的科技放大或者延长其过程的时间,就等同于增强个人的感官体验。科技虽是外皮,但是很难将其去除,来讨论对如今我们个人的体验的影响。有关基因部分的观点,也是赞同的,《自私的基因》可以用来背书。至于行为主义,涉及比较少,没法做出有价值的讨论。
层主是学心理学的?
Lz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脑科学和类脑智能可是公认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首先KB、SP过程中人脑的哪个功能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还没有人研究过,研究手段也很简单,把一个KB好的人送去做个核磁共振;其次机器森(弭)的开发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