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大学谈对象的时候入的坑,如今已经十年过去了。
萌新的时候还算好过,那时候圈内羊多狼少,还算和谐。
大学毕业后又在京津地区留了一年多,陆续收过几个小m但是在自己回疆后全部断了联系。
然后圈子里越来越乱,恶心事情也越来越多以及工作也越来越忙便渐渐淡出了吧。
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妹子经常随意聊天,偶尔聊到这块心血来潮便给她讲了些我的观念,没想到的是没有收获鄙视或者故作淡定,反而被说是“你说这些的时候表情很认真,就像在描述什么美好的事物”并且表示她自己也似乎很有一些受虐倾向。
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了我得新m。
她作为萌新需要拓展知识,而我大约五六年没接触圈子感觉很多感觉也需要重新找回,偶然间发现了这个app——我只能说真的是太棒了!
不管怎么说这里有很多我和她都很需要的东西,知识和交流。
在我看来对于圈子其实本质上和其他癖好没什么不同,无非是表现形式看起来独特了一些——人即是惯会讨伐和大众不同的,所以我们成了大多数思想腐朽嘴里的变态——然而那又如何,我们知道自己渴求什么,然后就去追求而已。
不论什么圈子什么属性,其实认清自己并且坦诚自己,这是圈外的人很难做到的。
前路漫长且崎岖,望各位珍惜眼前人,不论身份。
落到每个人身上癖好也有综合复杂性区别
我觉得没必要纠结想要非常严格去区分m和ṡṻḃ 说到底只是侧重点不同
有些东西不是你说“差不多”“相对”就可以的,没有最基本的共识和规则就没办法完成任何游戏。
你啥都“哎呀差不多”那不是相对诡辩论了么。
我更倾向于每个人在互相交流中,发现对方在很大程度是认可,癖好,需求和自己类似或者说契合,就容易谈到一起。但是这不代表,我们要用自己的认识去形成一种别人都必须认同的东西。
*这个概念本来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在细化的同时也在拓展,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以单纯的表格测试,和类似于部分人喜欢制造定义,形成专家形象,最后引导话语权都是不可取的。
我刚看过你前面的一两个帖子,感觉确实同你的认识差距较大。我更多认为其中一些规矩,规则,是两个个体之间在形成契合关系后相互制定的,追求两人喜欢的东西的事情。一些著作学者的理解定义,同样更多是对认识自己,认识同你一起的人的一种引导,指导,不是教条。
纯属交流,希望不同不会引起不适。
其实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除了寻求契合的人,没必要一定要其他人认可。
我个人认为的是大前提在尊重,理解,沟通上就可以了。
至于此评论里的另一位,我并非是说那些无用,只是在我这里有合适我的、我习惯的某些用法,同样不是推广给大家用仅仅只是说出来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至于你说的那些,我同样认为没错,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玩意儿吧其实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不管别人的再好你看了也只是吸取一些你觉得合适的,略过一些不合适的你说对吧。
理论确实需要,但是在我看来也得贴合实际才有用。
而我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要固执于理论,多探索自己的需要,不给轻易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行程固定思维,乃至不去给自己的思维做出限制”
你看,我这么解释与你所说其实并不算冲突吧。
爸爸保护女儿电影看过?我觉得如此便是
我的保护一般是说的两种:第一种外在的,比如如果打算进行Exposed*,会先行勘察路线,找出有合适人流量并且能有合适掩体Exposed位置的这么一个路线(符合个人标准?23333)。并且在Exposed过程中给与相应的保护(比如暗中跟随保护什么的)。
第二种大概是内在的,就比如有时候她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自己感觉任务没做好、或者因为一些什么事情没达到自己想象的要求而不开心甚至会哭岔气,还有时候任务完成了但是她还有一些负面情绪没有散发完的时候给她提供必须的安慰。